发布日期:2024-01-24 13:00 来源: 本站原创

吴海燕委员政协江苏省第十三届二次会议发言


“千万工程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,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,在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、推动富民增收、改进乡村治理等方面,探索实践了很多务实管用的新思路、好办法。20235月,习近平总书记对总结推广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作出重要批示,中央主题教育办专门下发通知,要求认真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案例。江苏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物产丰饶、宜居宜业,自古就是令人向往的鱼米之乡。按照总书记批示和中央部署要求,江苏迅速行动,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人居环境实现有效提升,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,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,乡村治理取得积极进展。但对标对表总书记赋予江苏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的使命要求,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还面临一些挑战,主要表现在:一是资源供给不平衡。资源高低不平,省、市美丽乡村积聚了大量公共服务,而相对偏僻薄弱的村组依然存在污水处理不到位、道路交通不便捷等问题。社会资源也习惯高处走,文化、旅游、第三方服务等锦上添花多、雪中送炭少。政策差异性不足,统一均衡的奖补资金客观上提高了基础薄弱、特色不足村的美丽门槛。二是经济效益不明显。因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,“农村美”未能及时转化为可持续、规模性经济效益,如产业引不进、有客流难留客等,村集体经济增收不明显。社会资本、服务业对后续投入和产出缺乏信心,社会效益热度有余深度不足。虽然河道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聚合发力,但短期内农村在环境上的投入远大于收益,部分农村美得不实在、缺底气。三是主体动能不强劲。农民对“富起来”的追求远远超过对“美起来”的向往,觉得美丽是“享受生活”而不是“生活必须”,在创建中往往随大流、不冒头、不落后,奔着奖励去“被动美丽”。且当下农村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,客观存在年龄结构等不相适应的问题,农民对农村美的认知度不高。

为此,建议进一步深化学习借鉴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推动建设融风貌之美、富庶之美、时代之美、人文之美于一体的新时代鱼米之乡。一是以美为“基”,打造美丽生态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以“农林水田路”为重点,厚植底色,全力实施农村“厕所革命”、“四好”农村路建设等“基础美”工程。科学规划农村美丽空间,农民相对集中居住,持续推进高品质郊野公园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。二是以美为“源”,发展美丽产业。把“农村美”作为“农业强”“农民富”的支撑性资源,加快政策集成落地,创新农村美丽资源“组团式、市场化、品牌化”开发机制,发展农村美丽产业,建立农村产业发展正负面清单,坚决淘汰、关停破坏“农村美”的企业,做大做强品质效益双高型经济。三是以美为“约”,激发美丽动能。农村美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和创造。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,建立新时代农民和农村美之间不可分割、与时俱进的契约,把美的元素深深根植于社会治理体系中。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,整合生活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,让农村美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四是以美为“根”,繁荣美丽文化。文化是农村美的重要内涵。坚持“尚美”,突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,倡导新时代“仁义礼智信”,培育新时代“最美农民”。深度“寻美”,用农村习俗、故事、老屋老树老桥等美丽资源发展文创产业,重塑乡村文化生态。注重“秀美”,加强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、时尚文化的融汇,让“农村美”成为美好生活新时尚。


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:民建盐城市委会副主委,市贸促会会长

别:

主题词:乡村振兴  社会治理